1. 機構組成
-
底部摩擦盤:砂紙材質,提供持續摩擦力,負責主要的研磨作用。
-
雙錐形容器:由兩個對向錐形結構組成,上寬下窄,中心低點相接。
-
旋轉/震動驅動:整體容器會以旋轉或震動方式運作,使研磨介質(珠子或工件)不斷循環流動。
2. 運作原理
-
物料投放
將待加工的零件與研磨介質(珠子、磨料)一同投入錐形容器。 -
雙錐形設計效果
-
因為錐形結構,物料在旋轉時會自動往中心低點聚集,再被甩向外圍,形成持續的內外循環流動。
-
這樣可以確保所有零件都能均勻接觸到底部摩擦面。
-
-
底部摩擦面作用
-
底部砂紙狀摩擦面提供穩定的研磨或拋光效果。
-
當零件隨著介質流動經過底部時,會不斷與摩擦面接觸並被磨平/去毛邊。
-
-
接觸面積提升
-
雙錐形結構讓零件不會卡在單一位置,持續翻滾、摩擦。
-
與傳統平底設計相比,接觸效率更高、研磨更均勻。
-
3. 應用與優點
-
適合金屬零件去毛邊、表面拋光、珠寶打磨等用途。
-
能夠縮短加工時間,同時確保每顆零件受力均勻。
-
因結構導流特性,耗材使用更有效率,不易造成局部磨損。
離心研磨球形機(R型)諸元表 | ||||||
機種 Model |
馬力(Hp) Motor |
功率(Kw) Watt |
機台尺寸(mm) Width |
回轉速 R.P.M |
||
R-400 | 1 | 0.75 | 735 x 600 x 656 | 450 | ||
R-510 | 2 | 1.5 | 1130 x 750 x 720 | 450 | ||
以上數值僅供參考,以實際機台為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