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途
- 目的:對五金圓管(外徑15~150mm)進行外圓表面研磨與拋光,達到所需表面光潔度。
- 材質:鋼材、不鏽鋼、合金類,這些材質硬度與表面特性不同,需選用適當砂帶以確保研磨效果。
- 表面要求:拋光通常要求高光潔度(如鏡面或接近鏡面效果),因此砂帶選擇需考慮從粗磨到精磨的階段性搭配。
砂帶選擇建議
砂帶的選擇需根據管材材質、表面粗糙度要求及研磨階段(粗磨、半精磨、精磨/拋光)來決定。以下是推薦的砂帶類型與粒度:
- 粗磨(去除表面缺陷、氧化層等)
- 材質:氧化鋁(Aluminum Oxide)砂帶,適用於鋼材與不鏽鋼,經濟且通用。
- 粒度:P60 ~ P120,適合快速去除材料表面粗糙層或銹蝕。
- 應用場景:初始研磨,處理表面不平整或氧化層較厚的管材。
- 半精磨(平滑表面、準備拋光)
- 材質:氧化鋯(Zirconia)砂帶,適用於不鏽鋼與合金,具有較高的耐磨性和切削力。
- 粒度:P120 ~ P240,平滑粗磨後的表面,為後續拋光做準備。
- 應用場景:中間階段,進一步細化表面,減少粗磨痕跡。
- 精磨/拋光(達到高光潔度)
- 材質:陶瓷砂帶或Trizact砂帶(如3M Trizact系列),適合高精度拋光,尤其是不鏽鋼和合金。
- 粒度:P400 ~ P1200(或更高,如A16/A6,適用於3M Trizact),可實現鏡面或接近鏡面效果。
- 應用場景:最終拋光,滿足高光潔度或裝飾性表面要求。
- 特殊砂帶(可選)
- 非織物砂帶(如Scotch-Brite):用於最終表面處理,提供均勻的拉絲效果或超細光潔度。
- 應用場景:不鏽鋼管材的裝飾性表面處理(如拉絲效果)。
砂帶選擇注意事項
- 材質匹配:不鏽鋼和合金硬度較高,建議優先選擇陶瓷或氧化鋯砂帶,避免砂帶過快磨損。
- 粒度遞進:按階段逐步提高粒度(如P80 → P180 → P400 → P800),避免跳級以確保表面均勻。
- 冷卻與潤滑:研磨不鏽鋼或合金時,建議搭配水冷或乾式研磨潤滑劑,防止材質過熱影響表面質量。
機台規格:
- 可加工管徑 (15~150mm, 可調)
- 馬力 (3HP) 與轉速 (3065 RPM)
- 3HP(約2.25kW)馬力足以應對鋼材、不鏽鋼及合金的研磨需求。3065 RPM轉速適中,適合中高速研磨,但需確保砂帶與滾輪的匹配性。
- 機台功率 (2.25kW) 與電壓 (220V)
- 2.25kW功率與3HP一致,220V單相電壓適合中小型工廠使用,無需特殊電源改造。
- 可加工材質 (鋼材、不鏽鋼、合金)
- 機台尺寸 (480W × 750L × 520H)
- 緊湊的尺寸適合中小型工作室,但需確保工作台面與操作空間足夠。